昨天上午9时56分,在离珠海约2公里外的海面上,港珠澳大桥的首片桥梁成功架上了桥墩,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从下部结构的施工,转入了上部结构的施工。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的港珠澳大桥,将要在海上架设22.9公里的桥梁,除了少量的混合梁结构,全桥大多为钢箱梁结构,是世界上用钢量最大的桥梁,光是钢梁的钢材料就达到42 .5万吨,相当于4个国家体育馆“鸟巢”。
现场1900吨混合梁架上桥墩
昨天上午,在离珠海约2公里外的海面上,中铁大桥局的“天一号”3000吨运架一体船上,港珠澳大桥的首片梁已经被吊起,该为钢箱和钢筋混凝土混合梁,长85.3米、宽16.3米,中心梁高4.3米,重约1900吨,安装的位置是非通航孔桥191号墩和192号墩之间。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介绍,大桥22.9公里的桥梁分为3个标段施工,首片桥梁架设所属的标段约6公里,为靠近珠海和澳门一端的钢筋混凝土和钢箱梁的混合梁,是双向六车道大桥的其中一边。
上午9时56分,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天一号”吊起的这片梁缓缓落在桥墩上,随后经过工人的检查,桥梁与底座的螺栓完全对接到位,港珠澳大桥的首片梁安装宣告成功。
经过6小时航行30多海里
中铁大桥局港珠澳大桥项目部党工委书记浦伟岐介绍,首片混合梁在上周已经预制好,前天下午5时10分(12月1日),在装上“天一号”运架一体船后,在海事船只的护航之下,从中山临海工业园缓缓驶出,当天晚上11时,在经过近6个小时的航行后,“天一号”抵达30多海里外的施工海面。“天一号”挂上1900吨的“巨无霸”后,除了要留意潮汐的变化,保持船体的平衡,还要留意周边的船只,航行的速度保持在4节左右。“主要是一些打鱼的小船,在运输的过程中,‘天一号’的桨好几次搅到鱼网,只好潜水员下去排除”。
“一次性安装这么大的梁体,过去还没有这样的先例。”余烈说,港珠澳大桥的施工遵循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的理念,全部钢箱梁和混合梁,都是在施工单位位于全国各地的基地制好板单元后,经海运至中山基地焊接拼装,由大型船只运到现场安装。全桥要安装148片混合梁和130多片钢箱梁。其中,最大的钢箱梁长130多米,重量达到3500吨。
揭秘桥梁
随着首片桥梁的成功架设,人们对港珠澳大桥的关注目光,从深海岛隧工程逐渐转移到位于海面的桥梁,以及整座大桥上。在桥梁架设前夕,南都记者走访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架设工地及负责桥梁建设的各个标段项目部,从现场的观察和桥梁专家的口中,展现这一世界级超级工程从钢箱梁制作到海上架设的全过程,深入了解其中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
桥梁哪里制造?全部工厂里完成,来自全国各地
港珠澳大桥的部件生产全部都是在工厂里完成,在一个个大部件完成后,才由船只运到施工海域,通过机械化的自动操作,把桥梁拼接起来。
大桥22.9公里的桥梁分为3个标段施工,三个标段的钢梁材料来自全国各地,两个钢箱梁结构的标段,分别在山海关的中铁山桥产业园和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汉阳逻、双柳的基地完成板单元的制造,然后装船运往中山的基地,在中山进行钢箱梁的拼接。昨日首次架设成功的首片梁的板单元所在标段分别来自上海振华重工南通基地、以及中铁宝桥的扬州基地,都在中山基地完成钢箱梁和混合梁的拼装,运到工地进行安装。
桥梁怎么焊?用制造汽车零件技术焊接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这次的钢箱梁制造和组装中,为了提高焊接质量,几家中标单位都采用了机器人的精确焊接技术。其中,山桥集团从日本引进的焊接机器人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弧跟踪技术,有效保证U形肋板单元坡口根部焊缝的熔合和熔深。中国船级社副董事长程志虎说,这些机器人精确焊接技术,以往一般用在汽车工业上,虽然在汽车制造中已不算是什么新的技术,早就使用了数十年,但在桥梁制造方面,国内还是首次使用。
桥梁哪里拼装?中山基地完成拼装
在中山临海工业园,中标桥梁施工的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山桥集团和中铁大桥局,都在这里专门设立了规模庞大的桥梁拼装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钢铁板材,在这里被拼装成一个个10多米长的小节段,由这些小节段再拼成100多米长的大节段,做完防锈防腐蚀的各种处理后,最后才被运往海上进行安装。
桥梁怎么运?亿元量身定制龙门吊
从中山临海工业园到港珠澳大桥的施工海域,距离在30至40多海里不等。要让这些3000多吨的钢铁庞然大物运到指定海域并顺利安装,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铁山桥集团港珠澳大桥CB01标段党工委书记王树枝介绍,为了吊装3000多吨的钢箱梁,该公司专门为港珠澳大桥量身定做了2台2000吨的龙门吊,跨度62米,起吊高度45米,是国内同类最大起重能力的龙门吊,可以满足所有大节段钢箱梁的吊运,吊装时机也不受潮汐的制约,“为了顺利完成这个工程,集团下了非常大的成本,光是这两个龙门吊的造价就要1亿多元”。
桥墩怎么埋?世界首例整体预制安装
在珠海拱北湾的海面上,可以看到一个个桥墩或桩基向东边延伸,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将在这里架起。中铁大桥局港珠澳大桥项目部经理谭国顺指着这些桥墩说,这些大桥基础部分的承台和墩身,都是采取一次灌注而成,没有施工缝,并且要把几千吨的承台和墩身一体由吊船运输安装,埋在海床底下,这种施工方法在全世界都属首创。
大桥整体进度
各项工程
均在顺利进行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说,首片梁的成功架设,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从下部结构转向上部结构的施工。按计划,本月内将安装8片的混合梁,其他标段钢箱梁的安装也将在月底陆续启动,至2015年6月,桥梁将全部安装完毕,“随后就是桥面的铺装和安装相关的设备”。
余烈表示,在经过4年的施工后,港珠澳大桥目前已经完成珠澳口岸人工岛的填海工程,海底沉管隧道也已经安装到了第六节,长度接近千米,各项工程均在顺利进行。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预计在2016年底可以竣工,原定的通车计划没有改变。
数字
○港珠澳大桥全长约3 5 .6公里,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的主体工程长约29.6公里。
主体工程采取桥梁和隧道结合的方式,其中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约6.7公里长为海底隧道,另外22.9公里是海上桥梁部分。
○世界用钢量最大桥梁
仅桥梁部分就使用4 2 .5万吨的钢材=4个“鸟巢”=6 0多个巴黎艾菲尔铁塔
○重量
钢箱梁部分:
钢箱梁小节段,每个有10多米长、33米宽,240吨重。
钢箱梁大节段(由10多个小节段对接而成)最大的有138米长,总重量为3500吨=2 3 0 0多辆小轿车(如果以一辆小轿车1.5吨重来计算)。
混合钢梁部分:
昨日吊起的首片钢梁重量=12 0 0多辆小轿车
(在港珠澳大桥全段桥梁架设中,有两个标段约16公里采用的是双边33米宽的钢箱梁,而这次首片梁所在的约6公里长的C B05标段,则采取单边双向铺设的混合钢梁。)
○桥墩高度:
承台和墩身最高的近4 3米=14层高大楼,最大重量2 50 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