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找资讯

TOP
探秘港珠澳大桥钢梁拼装基地 国内首创车间化作业
[ 编辑:admin | 时间:2013-12-03 10:03:36 | 浏览:1843次 | 来源: | 作者: ]

记者赴中山探营负责钢箱梁、组合梁拼装三个基地,解密这座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上部结构。大桥首次在桥梁上部结构大规模采用钢结构,用钢量达42.5万吨,而桥梁构均由中铁山桥、中铁宝桥、武船重工、上海振华等顶尖企业制造。

昨日上午,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首片梁成功架设,标志着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由下部结构施工向上部结构施工转化,实现里程碑式的突破。

国内桥梁建设顶尖方阵制造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主体工程粤港澳三地共建段长29.6公里,除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的6.7公里采用隧道方案外,余下22.9公里采用桥梁方案。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首次统一使用国际建设标准的项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桥设计使用寿命达120年,是目前世界上设计使用年限最长的桥梁。大桥首次在桥梁上部结构大规模采用钢结构,用钢量达42.5万吨。

据介绍,港珠澳大桥桥梁部分划分三个标段,每个标段各有一个通航孔桥。其中,青州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以及深水区非通航孔桥采用钢箱梁,九洲航道桥及浅水区非通航孔桥采用钢砼组合梁。

“港珠澳大桥钢结构制造工程难度大、系统复杂。”上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中标钢结构制造的中铁山桥、中铁宝桥、武船重工、上海振华,均位居我国桥梁建设的顶尖方阵。

钢箱梁拼装“车间化”作业

在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的三个标段的钢箱梁、组合梁拼装基地记者看到,占地千亩的基地里,分布着一条条总装线。一个个十多米长、横截面三十多米宽的钢箱梁小节段,整齐排列如等待检阅的坦克方队。

“我们基地建有5条总装线,2条大拼装线,1条钢塔生产线,现场施工工人达540人,已经完成75个钢箱梁小节段的拼装。”武船重工港珠澳大桥CB02标项目经理黄新明告诉记者,钢箱梁架设完成后,上面铺设6厘米厚的沥青就是行车道。

CB01标钢箱梁总拼装基地里占地1000亩,已完成近3万吨钢箱梁的拼装。“这几天,我们刚将自主开发的4台小型自动化焊接机器人投入试用。”中铁山桥港珠澳大桥CB01标项目总工胡广瑞介绍,“每台焊机里都植有芯片,工作状态随时可通过电脑控制,从而保证焊接质量和精度。”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CB01、CB02标钢箱梁总拼装实现焊接数据采集系统,是港珠澳大桥技术管理的一大突破。更具意义的是,港珠澳大桥钢箱梁/组合梁的拼装采用“长线法”,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大型钢箱梁拼装的“车间化”作业,“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保障了拼装质量和精度”。

国内板单元制造自动示范线

港珠澳大桥钢结构制造按工序分解为板单元制造、梁段拼装、现场连接三阶段。构成钢箱梁各种板单元,分别在中铁山桥、武船重工、上海振华、中铁宝桥的位于山海关、武汉、南通、扬州的基地制造。

“国内钢桥梁制造以往都是劳动力密集型模式,机械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为充分保障40多万吨用钢量的效率和质量,港珠澳大桥提出了“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创新理念。

港珠澳大桥板单元生产建成国内首条板单元制造自动化示范生产线,4个标段板单元制造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有力推动了国内钢结构制造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其中,CB01、CB02标段的顶板U形肋焊缝首次采用了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CB05标段的组合梁制造,采用了多项新工艺、新结构和新材料。

承接CB01标钢箱梁制造的中铁山桥,被誉为“中国钢桥梁钢结构产业的摇篮”。项目部党工委书记王树枝告诉记者,为确保将港珠澳大桥打造成世界一流精工工程,中铁山桥在山海关开发区建设了占地1320亩的产业园。“如今,山桥产业园是国内最现代化的钢桥梁制造基地。”

 

 
港珠澳大桥钢梁拼装基地探秘 国内首创车间化作业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