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找资讯

TOP
新型城镇化成经济动力 轨道交通等受益
[ 编辑:admin | 时间:2012-11-26 10:12:12 | 浏览:1021次 | 来源:证券时报 | 作者: ]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李克强副总理也多次撰文及在公开场合表示,新型城镇化将会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

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近10%,同期城镇化率由17.9%升至51.3%。就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对应关系而言,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60%;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51%,这表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空间依然较大。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1.27%,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60%。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也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进一步改变居民的消费结构,这在三四线城市表现得将更为明显,从而对侧重于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股构成利好;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要求,地方政府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天然气管网、城市排水系统、智慧城市等方面的投资有望加大。此外,节能环保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投资主线,其中,绿色节能照明、城市污水处理、节能建材等,将显著受益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另外,对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会大大提高。未来的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之一在于使1.5亿进城农民工能够在城市居住消费,解决其收入和消费问题。随着收入增长,农民工的文化和娱乐需求放大,随之将带来对电脑、手机和电视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

http://www.zgszjs.com/news/bencandy.php?fid=58&id=4006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