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找资讯

TOP
天津创“国家园林城市” 新建提升改造89个公园
[ 编辑:admin | 时间:2013-02-05 19:50:02 | 浏览:1459次 | 来源:北方网 | 作者: ]
记者从市市容园林委获悉,《天津市市容建设和城市绿化“十二五”规划》日前获得市发改委批复。“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将以建设生态城市、构筑生态宜居高地为目标,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区累计将新建提升改造89个公园,新增公园绿地3961.72万平方米,力争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指标。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本市将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发掘和利用天津山水生态资源,实施“绿色天津”战略,构建与“生态宜居城市”相匹配的都市绿地系统和以公园绿地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都市生态格局。到“十二五”末,全市规划新增各类绿地10736.47万平方米,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并趋向良性循环,满足市民群众休闲服务的需求。(记者刘超通讯员张志顺实习生张语)

  中心城区规划建25个公园

  半径3公里内有市级综合公园

  “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全面推进高标准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以城市公园、规模绿地建设为重点,完善建成区绿地系统。到“十二五”期末,中心城区将累计规划建设公园项目25个,建设规模159.63万平方米,基本实现市内六区半径3公里范围内有市级综合公园。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本市将按照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及其他绿地五大类,开展大公园、风景区、公园绿地、居住区、社会单位、城市道路、河道绿化、铁路沿线、立体和屋顶、防护林带、独立工业区、新建城镇和生产绿地等十三个子项开展绿化建设。

  其中,在市内六区增强公园、绿地、广场建设,以挖潜辟建大型综合公园为主,力争均衡发展。提升一批街头绿地和游园,加快市内六区老公园(景区)、广场游园绿地改造提高,建成天津动物园。本市还将结合中心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启动实施河流两岸绿化工程,确保城市一、二级河道两侧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建设防护绿地,建成景观优美的景观河道。(记者刘超通讯员张志顺实习生张语)

  环城四区外围区县规划建设47个公园

  “十二五”期间,本市环城四区和外围区县也将拓展绿色空间,强化城镇绿地生态、景观、服务功能。各区县累计规划建设公园项目47个,建设规模2228.51万平方米。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环城四区将加快大型公园、郊野公园以及绿地广场建设,满足不同类型居民游览的综合需求,累计规划建设公园项目16个,建设规模1314.39万平方米。重点推进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加速实施郊野公园建设,林木绿化率力争达到35%以上。

  外围区县新城绿化加快发展,以辟建大型公园、防护绿地、其他绿地为主,营造大绿氛围和绿色屏障,强化远郊绿化质量和水平。累计规划建设公园项目31个,建设规模914.12万平方米。并将结合京津城际延伸线、津秦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津保及大北环铁路、南港一线等铁路建设,规划新增防护绿地面积不少于500万平方米。(记者刘超通讯员张志顺实习生张语)

  滨海新区规划建17个公园

  “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绿化建设将与快速的城市建设同步进行,构成多层次、多功能、复合型、城乡一体的绿化网络系统。至2015年,累计规划建设公园项目17个,建设规模1573.58万平方米。

  根据规划,滨海新区的绿化建设将以保护和永续利用湿地、海岸等资源为基础,增加绿量,提升“绿视率”。结合地域特色建设大型主题公园,注重新建区和城乡结合部绿地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城市走廊、隔离带、郊野公园,开展海河中游、海河下游带状公园建设,通过近期绿化建设,结合滨海新区范围的生态绿地,形成高度复合的生态绿地系统。

  在此基础上,加速开展“南北生态”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以保护和恢复南北两大片湿地为重点,控制湿地退化,保护湿地资源。加强大黄堡、北大港、七里海等重要湿地保护区域的湿地保护和管理,改善七里海水库水源状况,保护七里海芦苇湿地、东海水库及现有的鱼塘、虾池、稻田和小水库等其他水面。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