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找资讯

TOP
扬州南河下将打造小秦淮河风光带
[ 编辑:admin | 时间:2013-01-06 09:06:27 | 浏览:1599次 | 来源:扬州晚报 | 作者: ]
      
      没有文化的城市,成不了世界名城。怠慢自己文化特色的城市,将失去建设世界名城的方向。扬州古城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如何发挥这5.09平方公里古城文化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扬州鲜明特色、无可复制的世界名城建设道路?

  古城遗产举世少见

  名城建设拥有的最大资本

  扬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目前老城区格局和风貌保存尚好,有历史文化街区4个、各级文保单位158处、有价值的传统建筑近千处。遗产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全国像扬州这样遗产分布之密集、格局之完整、规模之大、等级之高、保存之好的城市实为少见。

  丰厚的历史遗存,为“世界名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建设局副局长、古城保护办主任郑路认为,“这是世界名城建设的最大资本。”

  郑路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扬州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正逐步转化为一种世界级的影响力:

  多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扬州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扬州目前拥有雕版印刷、广陵琴派、扬州剪纸等多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世界遗产在扬州古城都有迹可循,古城也因此成为彰显世界遗产的最佳空间载体。

  “两古一湖”凸显了扬州古城文化的实力:盐商文化、瘦西湖景区、古运河正在申报世界级文化遗产,形成文化内涵一脉相承、文化资源完整丰富、空间关系相互依托的架构。

  更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项目,需要我们去挖掘和整理,如正在筹备中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世遗申报,代表扬州艺术杰出成就的石涛、八怪、潘玉良等,享誉世界的维扬美食和传统艺术等一大批数不胜数的体现扬州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都将为建设世界名城提供有力的支撑。

  南河下今年或改造

  古城:名城建设主攻之一

  近日,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在苏州设立,将突出历史文化在名城建设中的定位。台儿庄也将古城拟打造为“抗战名城”。

  郑路表示,建设“世界名城”,应该充分利用手中握有的世界级历史文化资源。为此,“我们要确立将古城的保护与发展,作为世界名城建设的一个主攻方向。发挥扬州古城应有的世界影响力,打造扬州古城这张重量级的世界名片。”

  实际上,这几年来,我市在古城保护与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东关街、彩衣街、教场等区域的连片改造,使之成为扬州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街区,也成了游人必去的场所。

  市规划局局长刘流介绍,“根据古城区全方位的分析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我们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如,历史名城保护规划、老城区控制性规划、东关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等,今年我们将计划推进南河下的更新与保护工作。”

  通过“选区布点、连线成片”的措施层层推进,从不同角度突出扬州古城文化和空间特色,最终使古城空间风貌逐步完整成片。

  具体到南河下推进的工作内容来说,刘流表示有两大重点,“一是何园及周边环境的改造与完善;一是开展民居客栈的试点工作,成为‘背包族’向往的居住地。”刘流强调,民居客栈的试点,不是将老城区的居民迁出,而是改善其居住质量,并通过民居客栈的打造,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一个“鲜活”而又充满幸福感的百姓生活,才是休闲文化特色的生动写照,才能成为一个现代都市人向往与追求的旅游胜地。

  刘流说:“这是我们在总结前期古城保护工作中,所达成的共识。”

  打造小秦淮河风光带

  为名城建设增添亮丽风采

  在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上,郑路提交的提案是“关于打造小秦淮河风光带,彰显世界名城水文化特色的建议”。

  小秦淮河全长约2公里,是纵贯古城南北的“水轴”。在现存城市水系中,小秦淮河特色独具,纵贯古城南北,两岸人文荟萃、古迹众多、底蕴丰厚。然而,由于长期未得到重视、缺少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小秦淮河两侧景观不断遭到侵蚀破坏。

  郑路认为,建设小秦淮河风光带对古城整体的空间特色展现、文化品质提升、休闲旅游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推出小秦淮河‘水—陆旅游线路’,其北通护城河至瘦西湖,南临古运河,沿岸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如董子祠、石涛故居等,此外,以钞关、会馆、盐商住宅等为代表的盐商建筑构筑物众多。”

  “水”文化展现了扬州一代世界名城水韵灵动的文化魅力。在郑路看来,小秦淮河地段是扬州现存能体现“小桥流水人家”诗意的唯一河道。

  据介绍,市古城保护办已就小秦淮河风光带改造制定了首轮规划方案,越来越多的人都看好小秦淮河风光带的改造前景。

  “实际上,大家看好的是扬州古城的发展前景,以休闲游、文化游为主题的扬州古城正展示出蕴藏的巨大潜力。”郑路说。

  业内人士认为,古城改造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虽然任务重、责任大,但是,只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继续做好古城保护工作,激发古城活力,发展古城旅游,那么重返“世界名城”指日可待。                

                                         扬州网记者 孙炎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