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找资讯

TOP
建设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编辑:admin | 时间:2012-11-23 11:11:06 | 浏览:1321次 | 来源:园林在线 | 作者: ]
        园林在线11月22日消息: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正在严重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气候变化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建设“低碳”城市、实现“低碳”生活,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瑞典“明日之城”

  上海世博会零碳馆
 

       在11月15日举办的第五届长三角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与管理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园林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车生泉围绕“全球低碳、城市低碳、生态建设”三方面做了题为《城镇绿地低碳规划与建设途径》的主题报告。
      “低碳”是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而绝大多数二氧化碳是由城市中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因此“建设低碳城市”成了许多城市规划方案的核心理念之一。
       然而,现今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中存在着许多有悖于低碳原则的设计值得所有的设计师警惕。过分追求精致化的园林导致园林景观的高维护率,植物种植时过于追求其观赏性而忽略其生态性;大量湿地公园的建设,却只关注于其游览观赏性而忽略其真正的生态价值;不合理的材料使用,导致现在的园林使用年限远低于设计预期等。这些无疑都降低城市园林绿地作为“碳汇”的功能,有时甚至使其成为“碳源”。
       那么,如何真正实现“低碳城市”的建设?车生泉教授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途径,其一是减少CO2的排放量,可以通过现有的手段和先进的技术,例如发展低碳新能源、发展节能建筑、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碳捕集与封存、森林碳汇等。其二是增强碳汇,即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完成的,因此在城市中绿地系统是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器”。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与城市的碳汇息息相关。
        为建立更加生态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城市,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共生,车生泉教授指出可以通过自然排水系统、雨水花园、绿色街道、绿色屋顶、渗透铺装、生物滞留带、植被浅沟、屋顶花园、雨水调蓄水池等技术把“低碳城市”的理念更好的运用到城市绿地规划中。
        车教授希望通过更多的关于低碳设计的探索,使低碳的概念成为每个设计师设计时的一把标尺,真正地将低碳落实到实际设计中。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