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污水处理合肥走在全国前列
[ 编辑:admin | 时间:2012-11-09 08:49:50
| 浏览:1088次 | 来源:合肥日报 | 作者: ]
新闻摘要 2006年~2011年,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情况的综合测评中,合肥一直位居前十位。市排管办副主任钱静介绍说,为了肯定合肥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的成功经验,2010年4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在合肥组织召开了“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工作现场会”。 目前,合肥巢湖湖区总体水质、南淝河等入湖河道水质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污染物减排目标每年均提前完成。 污水厂站建设硕果累累 合肥因水而生,水是合肥城市之魂。近年来,合肥将水环境治理纳入“大建设”,围绕着“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目标,提出了具有合肥特色的水环境治理思路,加快了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用实际行动写就一篇成效卓著的“水文章”。 合肥的污水收集处理以中心城区为重点,辐射四个组团;同时规划统筹城乡,兼顾新区与老城,对污水系统实行科学划分,按河流水系将全市分为派河、南淝河、十五里河、二十埠河、板桥河、店埠河、新桥机场七大污水处理体系。 钱静介绍,全市规划建设沿河截污管,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暂时覆盖不到的区域,规划建设部分小型污水处理厂。自大建设以来,全市累计投入约60亿元用于污水厂、站、管网等排水设施建设,污水管网达2407公里,全市污水总处理规模118万吨/日,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达98%,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全市已建成污水厂18座。 “雨污分流”优化水环境 由于历史原因,全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尤其是老城区,部分单位和住宅小区污水管网错接、混接现象较为严重,造成部分污水经雨水管或明沟直接排入河道。 2010年合肥全面开展了“规范排水行为,完善排水设施”专项行动,全市组织开展完善排水设施雨污分流专项行动会战,特别是2011年,全市4003处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整改,河湖水质已趋好转,污水厂减排能力明显增强,城市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2012年,合肥各地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面梳理辖区内的排水设施现状,推进排水设施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雨污分流整改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 今年3月1日,《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这也是合肥首部关于水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性地方法规,为城市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河道治理打造“湖宁景美” 为打造“湖宁、河动、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再现碧水穿城的美好景致,党的十七大以来,合肥围绕市区的重点河道,加强了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的力度。 据介绍,为重现“母亲河”——南淝河的勃勃生机,通过截污、清淤、补水、赋氧、河道生态建设等具体措施,将其建成了一方充满水韵风情的城市景观;投资约1.14亿元将合肥市环城水系沟通,并与南淝河连通,形成了城区又一条集亲水、环境、景观及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河道生态体系,环城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还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此外,塘西河、四里河、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雨花塘等一系列河道水库治理行动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塘西河在治理后更成为滨湖新区的一道美丽风景,“水环境”也将打造成为合肥一张亮丽的名片。
相关新闻
评论
|
![]() ![]()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