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找资讯

TOP
城乡供水一体化 饮水安全保民生
[ 编辑:admin | 时间:2012-11-02 11:21:32 | 浏览:1080次 | 来源:新华日报 | 作者: ]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民生、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省委、省政府在农村实施的重要民生实事工程。自2008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党委政府和省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省水利厅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水利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坚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建设管理,有力有序推进。截至2012年底,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3亿元、省级投资30亿元、地方配套和受益群众出资29亿元),已经全面完成列入国家规划的1776.76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一、取得的成绩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效解决农村居民的饮水困难,显著改善了农村供水条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一是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到今年底,在已经解决的1776.7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中,解决饮用高氟水296万人、苦咸水324万人、水源污染严重495万人、其他水质不达标365万人、供水量不足296.76万人,并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600万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农村供水工程标准规范统一。本期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严格按国家标准,新建改建地面水厂98处、延伸区域供水214处、镇村联网供水工程1067处,钻打水源井1608眼,铺设供水管道12万余公里,新增供水能力320万吨/天。

  三是城乡供水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水利、住建部门密切配合,把区域供水延伸作为首选模式,凡是具备区域供水延伸条件的。通过实施城市向农村延伸供水工程,共解决840万农村居民饮水问题,占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的47%。对暂不具备区域供水延伸条件的地区,在建立联镇联村独立供水管网的同时,均按照区域供水规划,留有接口装置,为今后实施城乡统一供水奠定了工程基础。

  四是部分边远地区农村居民吃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针对一些地处边远、又不具备区域供水条件的农村居民点,通过打深水井、实行小型集中式供水方式,使这些地区75.7万农村居民结束了天天到远处挑水或者就近取用不清洁水源的历史。

  五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各地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同时,配套建设乡村道路、河道疏浚整治、绿化、改厕和垃圾集中处理等,大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农村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热情拥护和充分肯定。

  二、采取的措施

  在农村饮水安全组织实施过程中,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坚持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引领,严格建设管理,有力有序地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列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省水利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将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全省水利工作的重点任务,成立了由厅长任组长、分管厅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和部署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工作。各市、县(市、区)政府均建立了由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水利部门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机构。为确保工程建设年度任务按时完成,省水利厅与各市水利(务)局每年签订年度工作责任书,明确建设任务,落实相关责任,实行目标考核,加大行政推进力度,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科学制定规划,精心组织实施。依据国家和省政府核定的我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省水利厅会同省有关部门,以县为单位组织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坚持与区域供水、水源地保护、新农村建设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因地制宜选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方式和运行模式。在苏南、苏中地区,主要采用区域供水工程向农村延伸,全省有840万农村居民通过区域供水延伸工程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占规划人口的47%;在苏北部分不具备区域供水延伸条件的地区,主要采用镇村联网供水方式,实施的管网工程标准均执行区域供水的工程标准,全省有861万人通过镇村联网供水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占规划人口的49%;对地处偏僻又缺乏水源的小村庄,采取就地新打深井集中供水,全省仅有75.7万人,占规划人口的4%。

  (三)规范建设程序,严格质量管理。为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通知》,省水利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印发了《江苏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江苏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明确了项目立项、申报和审批要求,规范了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规定了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一般均以县为单位组建项目法人,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和效益评估制。省水利厅先后举办5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培训班,提高基层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积极运用社会媒体和乡村公告栏目,及时公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内容、资金筹集方案、工程竣工验收和决算审计结果,接受社会公开监督。

  (四)加强水源保护,确保供水安全。各地认真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突出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安全保障措施。一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安全评估。在实行区域供水的地区,对集中供水水源地的水量水质和环境影响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对新辟的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进行严格的水量和水质安全分析论证。二是依法公布全省142个供水万吨规模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对保护区内严重影响水质和水量安全的障碍和隐患,限期进行整改。三是组织编制了《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加强备用水源建设,全省已先后建设了盐龙湖、油车水库等35个备用水源地,并纳入水源地管理与保护。四是制定印发了《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水系水源地可能出现的水污染突发事件,逐一研究落实应急管理措施。

  (五)强化运行管理,确保长效运行。为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起、用得上、长受益,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水利厅《江苏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办法》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主体、产权制度、管理模式、水价政策、成本核算、水质监测和监督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提供了制度保障。去年,根据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价格的通知》,明确对纳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范围内的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并转发了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运营税收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成本。

  三、下阶段工作重点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部署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城乡一体,通过实施农村健康饮水工程,加快推进区域供水步伐,不断提高农村居民饮用水的品质。力争经过3到5年的努力,初步构建全省区域集中供水工程体系,全面建立农村饮水健康保障系统,基本消除城乡饮用水差别。

  (一)组织开展新一轮农村饮水健康工程规划。在系统开展对这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对仍然存在的饮水不达标人口分布情况和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因地制宜,编制新一轮农村饮水健康工程实施规划方案。

  (二)落实农村饮水健康工程投资政策。省市县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饮水健康工程的投入,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扩大农村饮水健康工程投融资渠道。

  (三)建立新一轮农村饮水健康工程责任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将农村饮水健康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落实工程责任,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县(市)人民政府是农村饮水健康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各有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