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 2018年企业AAA级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
找资讯

TOP
南昌将建首条无红绿灯快速通道
[ 编辑:admin | 时间:2013-04-18 15:36:19 | 浏览:2905次 | 来源:中国市政建设网 | 作者: ]
    17日上午,“畅通省城”活动专题调研座谈会继续在昌召开,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南昌治堵问题再次进行观点碰撞。会上,公共交通成为热议话题。大家均认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采取严管重罚方式是近期南昌治堵的重点突破口。

  关键词:公共交通

  慢!5路车一个来回4小时

  “我有一种忧虑,如果不大刀阔斧地改善南昌市公共交通现状,市民将对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失去信心。届时,南昌的拥堵会更加严重。”第一个发言的南昌市政公用集团副总经理李明之所以有如此担忧,是因为该市公交车的路面行驶速度太慢。据介绍,该市公交车路面行驶速度仅为10公里/小时(全国平均水平为20公里/小时)。“多数公交路线一个来回需要3个小时,而5路车一个来回要4个小时。”公交车司机陈军说。

  “高峰时段坐公交还不如走路快。”这样的“蜗牛”速度是导致市民大量购买私家车和电动车的主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南昌市的公交出行占总出行的比例仅为13.5%,远落后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在全国倒数。另外,每一万名市民的公交车拥有量仅为10.38辆(全市有3115辆公交车),也远低于15辆/万人的标准。

  要快?应多建公交专用道

  如何吸引市民坐公交?“答案就是比私家车速度快,比其他出行方式更省钱。”南昌市公交公司副总经理白振东说,只要每天吸引七八十万人次乘坐公交,路面私家车就可减少七八万辆,助力车等交通工具可减少二三十万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优化公交线路网,即根据人流方向对公交线路进行一次大调整,使公交线路达到最优化设计;其次要充分保障公共交通的优先路权,多建类似青山南路BRT(快速公交系统)一样的公交专用道。另外,场站建设至关重要,目前该市公交车大多停靠在立交桥下,挤占了道路资源,阻滞了交通顺畅。

  关键词:路网结构

  无红绿灯快速路年底建成主要通道

  除了公共交通,城区路网结构也是当日热议的话题。目前,南昌市城区普通路网不足,快速路网缺乏。为此,该市编制了《南昌市干线路网规划》,明确在城区规划建设“十纵十横”干线路网体系(总里程571公里),并在近期推进一批干线道路的交通详细规划设计的编制。在道路交通详细规划指导下,朝阳大桥、九州高架快速路、象湖隧道、港口大道等已按规划启动建设,南外环快速路、红谷越江隧道等前期规划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另外,该市还实施了沿江中、南大道快速路改造工程。这条路为城区首条无红绿灯快速路,北起跨抚河的滕王阁桥,南至生米大桥桥头立交,途经朝阳洲、朝阳新城,承担旧城中心与朝阳新城、象湖新城的联系。同时,整条快速路将与滕王阁隧道对接,道路全长约9.1公里,为双向六车道,预计年底可完成主要通道建设。此条快速路进入城区的路口主要有中山西路、桃花大街西延线、南昌大桥、灌婴路、云锦路、云飞路、生米大桥等,建成后可成为八一大桥、南昌大桥等跨江桥发生拥堵的应急车道。

    关键词:老城区

  老城区只拆不建或将立法

  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需求集中,但路网不完善、停车缺口大是旧城区拥堵的共性问题。为改善老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该市编制了《南昌市老城区交通微循环路网规划研究》,针对老城区支路网存在的比例失调、结构混乱等问题,完善道路系统。建立旧城区横纵公交主通道,给予优先通行权。以地铁站为核心,建设以人为本的出行系统,完善过街设施,消除人车冲突,引导“步行加公交”的出行方式。

  《南昌市老城区交通微循环路网规划研究》通过结合棚户区、低洼危旧房、城中村改造等多种形式,加快城区特别是老城区支路网建设,为老城区交通环境改善和城市发展创造比较理想的道路网络基础条件。目前,新公园路连通福州路工程已启动建设。

  会上,省人大有关负责人建议,南昌市老城区只拆不建可以考虑立法。

    来源:http://www.zgszjs.com/news/bencandy.php?fid=52&id=6967&rid=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