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梅州梅江区计划3年投1亿元治理河流
[ 编辑:admin | 时间:2015-07-09 14:40:37
| 浏览:1456次 | 来源:中国市政建设网 | 作者: ]
梅江区高标准、高质量实施白宫水、大密水、小密水、罗依河、周溪河和泮坑水等8条河流治理工作,大幅提高河流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该区将在3年时间,投入1亿多元实施8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治理河长近80公里。今年实施的白宫水等3条河流治理项目已完成清障、清违、规划设计及招投标工作,预计年底前全面完工。 去年以来,梅江区严格贯彻落实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部署,坚持“防灾减灾、岸固河畅、自然生态、安全经济、长效管护”的治理原则,高标准、高质量实施白宫水、大密水、小密水、罗依河、周溪河和泮坑水等8条被纳入治理范围的河流治理工作,努力提高河流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据悉,该区将在3年时间,投入1亿多元实施8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治理河长近80公里。而今年实施的白宫水等3条河流治理项目已完成“清障、清违”两清、规划设计及招投标工作,准备进入施工建设阶段,预计年底全面完成。 分期分段科学组织实施 “河道清淤后畅通了,连日下雨也不会‘水漫金山’了。”在梅江区西阳镇白宫水治理工程现场,村民李大爷指着已清障、清违的河道说。据悉,作为该区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2015年度项目,西阳镇白宫水、长沙镇大密水、小密水3条河流整治工作已完成“两清”工作,工程初步设计全部完成并进行了送审,预计本月可动工建设。这3条经过“两清”治理的中小河流,经受了今年5月份强降雨及“龙舟水”的考验。因河床高程降低,河床断面拓宽,河道泄洪能力加大,过洪时间缩减,洪水水位降低,洪水淹浸范围和时间大幅减少,成灾面也大大减少,防灾减灾效果明显。 据了解,为按期保质完成山区五市中小河流年度治理任务,该区科学制定了2015至2017年度治理工作方案,倒排工期,细化计划,分期分段科学组织实施,确保各关键控制节点任务按期完成。其中,2015年度治理项目包括白宫水、大密水、小密水三宗,计划投入5500多万元;2016年度治理项目包括罗依河、周溪河和泮坑水三宗;2017年度治理项目包括干才水和龙坑水。该区在实施项目治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科学开展清淤清障清违工作,妥善处理清淤施工问题,并派出技术业务骨干,到省内外学习河流治理的最新理念,通过借鉴省内外河流治理的新理念、好经验和好做法,进一步提升中小河流治理效能,切实惠及广大百姓。 建立长效监督管护机制 “每条河道的治理管护都有相关责任人及责任单位,确保各项治理管护工作落实到位。”梅江区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开展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工作过程中,梅江区把抓责任落实,严格工程监督管护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建立完善各项长效监督管护机制,落实各“河长”及相关镇(办)责任,确保在河流治理工作中凝聚各方力量。 为确保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建设工作的顺利进展,该区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项目法人,并明确每年度治理工作任务,与纳入治理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宗项目的县、镇二级行政责任人签订责任书,落实各方有关责任。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区河道“河长制”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河长”责任,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办法,把每一条河流、每一宗项目的治理任务和治理后的管护责任分解落实到“区级河长”“镇级河长”身上。 为维护河流治理成果,该区每年还将骨干河道管护经费4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对考核合格的,建立“以奖代补”的补助方式补助到各镇,激发涉及治理任务的地方政府主人翁精神。对“两清”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协调、限时解决,确保不影响交地、不延误开工、不耽误工期。 相关新闻
评论
|
![]() ![]()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