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高端制造装备”在北京举行
[ 编辑:admin | 时间:2013-04-02 14:38:54
| 浏览:3673次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 ]
3月31日,20多位院士聚集在由中国工程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高端制造装备”论坛上,与数百位专家同行探讨我国高端制造装备发展和机械工程教育得失。
为纪念交通大学机械工程教育百年华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严隽琪,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周济,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希季和来自机械工程领域的700多位院士、专家、学者都参加了这次“高端制造装备”论坛。 专家认为,高速、精密和新材料加工的“高端制造装备”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是支撑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前提和基础。全球经济危机后,自2010年开始,达沃斯论坛即成立先进制造的全球议程理事会,开始关注制造业,已启动“制造业的未来”计划及“面向经济增长的制造”计划。美国政府也在经济危机后,重新将先进制造摆到了第一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扶持汽车工业和鼓励制造业回归美国本土,并将在今后几年内投入几十亿美元建立十几个制造创新基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友柏、翁史烈等都认为,燃气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其技术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发展过程中急需攻克的核心能源装备的关键和瓶颈技术,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市场巨大。而在武器装备方面,动力燃气轮机化也是舰船、坦克、战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但我国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燃气轮机设计制造能力,没有完成燃气轮机产品化研制,没有建立可靠的燃气轮机研制体系,也没有建立燃气轮机研发的关键试验设备。人才缺乏也成为我国发展燃气轮机的一大制约。翁史烈院士预测,以“零排放、高效率、燃料多样性、长寿命”为特点的先进整体煤气化循环动力系统,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卢秉恒则提出,智能技术可助力中国装备向高端发展。 专家们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业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破解四大瓶颈:一是全球性的高失业率;二是两级分化的加剧;三是资源的大量消耗;四是自然环境的破坏。他们总结出影响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政府政策、贸易协议的增加、货币兑换率的波动、能源价格的影响、环保的成本、劳动力和人才的短缺、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可靠的原材料供应等。专家指出,理想的未来先进制造,应该把重点放在缩小能力与创新的差距、技能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上。 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认为,虽然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在缩小,有些领域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高端制造业的一些高技术含量产品和关键零部件或者还不能生产,或者质量不敌国外产品,还是要依靠进口,高端装备在整个机械制造产业里的附加值非常高,技术含量非常高,只能以高价从外国进口。在劳动成本快速上升后,中国制造业必须快速从效率型产业转变为创新型产业。 未来全球化制造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和残酷,中国制造业喜忧参半。要变成名符其实的制造强国,需要打好工业基础,包括材料制备,基础元器件,精密量测,可靠性等方面,也需要国家扶持制造业产业提升的政策出台,增加国家科研投入,改善科研创新的环境。卢秉恒院士还建议,要瞄准航空航天,优先发展所需的高端机床,例如在高速加工中心、超精密机床、高刚度机床、智能锻压机等方面取得突破。云制造时代释放了全民智慧,中国应该发挥这一后发优势,发挥企业、高校、政府等各创新要素的作用,实现高端制造装备的协同创新。 今年适逢交通大学机械学科设立百年。专家们普遍认为,交通大学机械科的发展史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和巨大引擎。机械学科后来伴随着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发展而朝气蓬勃,至今已培养本科生近6万名、研究生近3万名,涌现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在国内外各领域为国际社会和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英才。 相关新闻
评论
|
热门文章
|